欢迎来到山西文旅网官方网站!
文化古韵
晋善晋美
地域风情
美食特产
旅游新闻
出行服务
new
首页
>旅游新闻>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政策
加快构建山西文化旅游发展大格局升级版
文章来源:太原日报
2018-01-31
日前,在我市召开的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构建山西文化旅游发展大格局升级版,2020年初步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五年初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提高3%,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早日建成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刚刚结束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继续做优做强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旅游品牌的基础上,举全省之力锻造黄河、长城、太行新的三大旅游板块,打好一张康养特色牌”。这是对山西旅游业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不仅预示着山西旅游业发展从时间维度上进入了新阶段,也从空间维度上进入了大格局。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举全省之力锻造黄河、长城、太行新的三大旅游板块的开局之年。全省旅游行业将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景区为王,路网先行,深化文旅融合,实施大项目建设、大企业运作、大活动引爆,着力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新品牌。
省城旅行社安全不过关不给备案
文章来源:山西青年报
2018-01-31
1月30日,太原市旅游安全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太原市旅发委表示,今年特别要严把旅行社设立许可审批关,凡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不予许可。据了解,去年,太原市旅发委通报了14个旅游汽车客运公司,44辆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旅游客运车辆,36家旅行社签订了旅游服务和旅游安全保证书,清理清除100多个“僵尸”旅行社服务网点。今年,凡安全生产制度不落实、责任体系不健全的旅行社,一律不予许可或备案;凡安全管理不规范,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旅行社,一律不予申报出境游业务。同时,要严把A级旅行社质量标准等级评定、星级饭店标准、景区点、工农业旅游点评定标准,严把评审关,凡未通过旅游安全评估、安全生产不达标、不合格的,一律不予评定A级景区、星级饭店。在日常检查和年度考核中,凡发现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的,要责令其整改,整改不力的,取消其相应的质量等级。对于旅行社租车合同,各旅行社要设立专人查验租用车辆的相关信息,对派发的车辆不符合租用车辆要求的,立即要求更换,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规范派车行为。各旅游企业要建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安全责任追溯制度,对于因工作失职、渎职,未按规定履行职责、工作推进不力、安全隐患得不到治理的,要严肃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因经营安全责任履行不到位,造成人员伤亡,或迟报、瞒报事故的,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从重处罚;对发生影响恶劣的旅游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或因旅游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要严肃追究企业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触犯刑法的,要移送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重点关注】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2018-01-30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全面提升景区品质,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康养产业带动。目前,以三大板块为支点,我省文化旅游业加速发展、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正在形成。下一步怎样做,三位省政协委员各抒己见、议政建言。将文化创意融入山西旅游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培育文化创意等新业态的概念。文化创意是国家从上到下贯穿的一个概念,我们公司搞了15年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概念上的认知感受比较深。”省政协委员、山西丰瑞达文化集团董事长冯琳这样说。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冯琳认为,我省目前发展方向和支持政策都不错,但有时出现需要被支持的主体和提供支持的部门不相匹配,产生脱节问题。建议双方共同努力,使文化创意产业从相关的政策出台到落地、到与企业的匹配做到互通到位。此外,文化创意包括基础的、核心的创意,包括景点里、内容延伸出来的创意,宣传、服务理念上的创意,都需要文化创意去植根于它,这样才能把文化做深、做扎实,才能把山西旅游更好推广出去。把碛口打造成精品景区 省政协委员、吕梁市政协副主席刘继隆认为,碛口是山西黄河板块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碛口古镇,曾是久负盛名的“九曲黄河第一镇”“水旱码头小都会”。打造碛口精品景区,重现历史辉煌盛景,使之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具有现实可行性和深远战略意义。 刘继隆建议省政府在锻造黄河旅游板块中,把碛口作为精品景区重点规划和打造,从省级层面重点给予五方面支持:一是支持碛口景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支持碛口景区申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和国家级公园。三是支持碛口举办首届大河文明国际旅游论坛,提升碛口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支持以碛口为中心的吕梁沿黄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五是建立跨省区黄河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联动协同机制,统筹做好协同保护开发工作。用文化整合零散旅游资源 “我们公司的项目是田园综合体,典型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每个业态单独存在,在一起是一个农业+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业的整体。对于我省的文化和零散旅游资源也是这个道理,融合起来就是优势。”省政协委员、晋中市丰润泽科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利刚说。 罗利刚表示,文化对于新兴的旅游业态非常重要。传统的旅游景点在旅游资源里属于一级资源,之后再开发的资源,就是二级、三级等一般性资源,这些旅游资源的观光条件和文化内涵都不是最佳,我们必须把零散的、不是太著名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深度挖掘它们的文化资源,才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资源。 罗利刚提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板块中,大太原都市核心圈的最优良资源是省城东部东山板块、寿阳的西部五峰山景区板块、榆次东北部的乌金山板块。这三个板块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生态资源、文化禀赋都非常突出,区域位置也非常好。这就需要政府打破区域界线,进行统一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出太原东部休闲旅游圈。
【委员之声】马恩国委员:旅游走向世界要多宣传推广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2018-01-30
山西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景区品质,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文化旅游业为突破口,坚定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 省政协委员、香港高等法院执业大律师马恩国表示,山西旅游发展很快,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了新定位、新要求,工作扎实,未来可期,但是在高速发展中出现了形象宣传不到位的问题,尤其是面对亚洲地区乃至全世界,多数外国游客还不了解山西的旅游资源。他建议,成立“山西旅游景点推广宣传顾问委员会”,加入对旅游产业经验丰富的港澳委员及港澳外聘顾问。他们可以为山西主要旅游景点的形象塑造提出符合国际旅游产业发展的专业意见,从而让山西旅游走向世界。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一晚上卖面就卖了1万元 原来这就是旅游经济
文章来源:央视网
2018-01-30
央视网消息:对于47岁的韩爱生而言,这几年的改变要比之前的几十年还要多。 5年前,他是山西阳泉盂县石店煤业的井下工人,现在他的身份是山西华北奕丰生态园内的店老板,不仅学会了用手机发邮件,还学会了种菜和搞旅游。“生态园举办美食嘉年华,一晚上我光卖面就卖了1万多元,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旅游经济,什么叫转型发展。” 在山西省东部的阳泉盂县革命老区大地上,1952年建立的石店煤矿到今年已经66年了,它是盂县的煤炭支柱型企业。2009年之前,企业年可完成销售收入6.6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 但随着10年前金融危机的到来,煤矿不景气使得相关产业链条上的焦化、洗煤、金属镁、还原罐等4个厂因亏损倒闭。无奈之下,和韩爱生一样的1300名职工被迫“放假”回家,每月领取600元的生活费。 资源枯竭,市场不振,几千人等饭吃。对石店煤业来说,转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职工的就业问题。 就在此时,2010年,山西盂县拉开大规模林业建设的序幕,石店煤业承担总投资3700万元的林业建设任务。与其雇人做工程,不如让“放假”的职工来干。于是,首批780多名职工集结,10个月的时间,盂县东寨万亩荒山披绿荫,7000亩核桃林生机盎然。 正是这场采煤沉陷区里的“垦荒”行动,让石店人嗅到了商机。 2012年,石店煤业投资组建了山西华北奕丰生态园有限公司,之后相继成立了无公害蔬菜基地、鲜果采摘园、花卉种植观赏基地,办起了极具山西特色和风情的农家小院、狩猎场、游乐园项目,并培训职工进入生态园内工作。 刚开始,韩爱生顾虑重重,本想着在矿上熬到退休,现在却要从矿工重新开始变成职业农民,“那段时间很焦虑,但也没有退路,就到生态园干了起来。” 不得不提的是,山西将文化旅游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催熟了这个项目。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生态园是一项集生态农业引领、现代林业示范、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精品工程。2017年底,生态园举办了首届文化彩灯美食节,每天上万人的旅游让韩爱生一个晚上光拉面卖了1万多元。 从挖煤到种树搞旅游,韩爱生的感受最为直接,以前头顶矿灯他要进入不见阳光,即使在大夏天也要穿着厚厚棉服的井下工作。现在,经营着农家小院,种种菜每年就有10多万的收入。 山西盂县石店煤业党委书记赵建铭说,从地下挖煤,到地上植树,石店煤业的生态转型之路越走越宽。目前生态园占地1.3万亩,以前是采煤工作面是荒山,现在,这里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区,年可创销售收入1.5亿元。
上一页
56/72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