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将打造红色影视基地
文章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2018-5-28
高晓江已经记不太清楚,这是这一年多以来第几次到右玉,也记不太清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见到成片的小老杨会开始觉得激动、不能自已。
5月26日,在2018中国影视编剧山西采风行的途中,坐在高晓江身后的编剧宋方金,听到了高董的一句下意识的自语:“长了这么多年,就只能长这个样子……”这句在论坛上被宋方金解读为“听出了惋惜”的声音,其实另有深意——敬重、深爱!
这份敬爱从哪里来?还要从一年前山西影视集团拍摄的那部电视剧《共和国之恋: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以下简称《右玉》)说起,正是在不断与右玉“相遇”的过程中,他的敬与爱逐渐浓烈。也正是由于这份对右玉人、右玉精神、甚至右玉草木的敬意,推动《右玉》一步步精雕细刻,即将走上央视一套黄金档的幕前,延续山西影视集团每年一部作品央视播出的神话。同时,这份感情还促成山影酝酿了一个更宏大的梦想:未来将右玉打造成中国北方红色影视基地。
这是个怎样的过程?它的背后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在“右玉论剑”举行期间,山西影视集团董事长、《右玉》出品人高晓江;《右玉》总制片人王大林接受了山西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山西制造又将登陆央视一套
时光倒退到一年前,2017年大年刚过,已经在央视一套、央视八套热播两轮的《于成龙》,热度逼人,而此时,山西影视集团已经开始谋划下一部作品了。
刚有了想拍摄《右玉》的想法,他们便又想到了《于成龙》的导演吴子牛,但那时还没有剧本,因为前一部作品的亲密合作和充分信任,这位大导演在万事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答应到右玉一看。彼时,和对“于成龙”一样,吴导对右玉几乎是毫无所知,但也和对“于成龙”一样,当他到了右玉,听了右玉的故事、被右玉精神所感染后,毅然决定,再度与山西牵手。
王大林回忆,第一次陪吴导到右玉是7月初,因为担心右玉的气候,就领了一个小组抢拍了春暖花开的景色。2017年9月5日,在有了10集左右剧本的时候,《右玉》B组开始了拍摄,10月1日,全组正式开机。黄品沅、杨铮、宗峰岩、谭凯、缪婷茹、那志东、张治中、于洋等演员纷纷进组,而最为有意思的是,由于吴子牛导演的号召力,《于成龙》里的诸位主演:成泰燊、巫刚、王雅捷、王潭、修庆等也都来倾情客串,让人倍感亲切。
虽说地利人和,但《右玉》的拍摄一点都不简单。“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非常艰难,开始由于剧本的不成熟,美术就是盲人摸象,有一个美工竟然吓跑了。另外还要抢右玉的季节,因为10月份右玉天气就会达到零下。同时由于它的跨度近70年,道具制作量也非常大,所有的服化道全要备齐。”王大林回忆道。“前期我们在右玉做了两件事,准备道具库房和搭建摄影棚。拍戏过程中,前期抢了景,但演员没有来,所以必须在摄影棚里补拍。我们还在右玉搭建了一个十字老街的景,2000多平方米;还改造了一个村。另外还搭建了一个6000平方米的摄影棚,把黄土拉进去,垫高一米,种树挖坑,挂上蓝幕,拍摄冬天的戏。年代戏的拍摄比古装戏难度还要大,为了真实,我们的每件道具都不敢含糊,有一台拖拉机还是从俄罗斯边境弄来的。”
其实,不用说也知道拍《右玉》这种戏有多苦!为了拍摄沙漠戏,全剧组跑到距离右玉100公里以外的毛乌素沙漠拍了六七天,而且天天都鼓风机不停吹,以至于后来演员们苦中作乐说“没有沙子拍在脸上都不会拍戏了。”为了拍雨戏,已经零下几度的右玉,演员们裹着保鲜膜迎战洒水车,瞬间冻成冰棍;拍摄期间右玉的最低温度一度达到零下30摄氏度……
但即使是这样,在“右玉精神”的鼓舞下,所有主创都表现出高度的敬业精神,这点也让王大林感动不已。“所有演员都是为戏而来,没有叫苦的,更没有演员耍大牌,怎么说怎么拍,不管多艰苦,将近零下30摄氏度也照样状态不减。”也许是主创们的这份诚意感动了上天,在右玉拍摄期间,剧组最担心的雪,竟然一直没有出现,而就在1月6日关机有第二天,1月7日右玉大雪。天意啊!
从2017年9月到2018年元月6日,经过了90多天的拍摄,转场三次,《右玉》最终杀青,而后便开始艰苦卓绝的后期,“这部戏的特技量特别大,从开机开始,100多个特技工作人员就紧锣密鼓同时开工,洪水、风沙、灾难,都极力还原真实。”而今它已经进入后期的冲刺阶段:混录,本月底将完成所有的后期,送审央视一套,进入备播状态。
右玉由绿变红与影视亲密牵手
在《右玉》拍摄的过程中,吴子牛导演不止一次感慨“右玉的天,横店永远也拍不出来……”也正是在摄影棚搭建、周边取景的过程中,山西影视集团逐渐产生了一个想法,在右玉打造一个有别于南方的横店基地——中国北方红色影视基地。
为什么能有如此想法,一向低调的高晓江的思路却很清晰,“这不是个急的事,但我们需要一个梦想。山西有几个重要的影视拍摄地,比如常家庄园、榆次老城等,但却没有一个真正的影视基地。基地是什么,它需要全业态的影视行业的支撑,具有多题材的拍摄能力,集约化节约大量的成本,其他的还需要有酒店、交通等资源的保障等等。”
那么右玉可以撬动的资源有哪些呢?“右玉的周围,有黄河、长城、关隘、古堡、森林、沙漠、丘陵、沟壑、窑洞、院子,它的集中度很高,它距离雁门关大同也很近。右玉周围那些大的北方化的符号都在,能将这些聚集起来是一个基地的基础。同时,右玉的交通条件也便捷,它附近有大同机场、呼市机场,到右玉都只有1个多小时路程,距离北京也很近。右玉的领导头脑很清楚,他们跑国家发改委,关心沿线铁路、高速,他们知道右玉一旦有了高速、高铁,立刻就会翻天覆地。我看过他们为打造战略生态旅游示范县而出台的《支持右玉发展的32条意见》,非常有想法。”
“过去的右玉和植树紧紧绑在一起,而今的右玉和影视产生了关联。我们的想法是一点点打造,今年我们把编剧们请来了,明年把导演们也请来,再下一步把剧组也请来,不断完善这里的拍摄条件,不断强化右玉与影视的关系,慢慢提升右玉与影视的黏合度,相信有一天右玉将成为真正的中国北方红色影视基地。”高晓江说这话的时候声音不大,偶尔会望向窗外的小老杨,会心一笑。
本报记者 范璐
○剧情简介
《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
《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是吴子牛执导,黄品沅、缪婷如、那志东、杨铮、谭凯、巫刚、于洋、王雅捷、王婉娟、印小天、吴京安等主演的农村题材剧。
右玉县位于晋西北边陲,地处毛乌素沙漠的风口地带,是一片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人民的生活极端困苦。1949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3天后,第一任县委书记就在右玉的风神台主持召开了全县干部群众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他发出了“植树造林,治理风沙”的号召。这位刚刚从战场上走来的县委书记在风沙漫卷的风神台上铿锵有力地说道: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这是右玉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第 一次发出植树造林的号令,而这一声号令一经发出,就一直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响彻了68个年头……
该剧讲述了自1949年以来,右玉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当地人民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改造生态环境的故事,着重刻画了其中7位县委书记的经历。
本版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任编辑:李琳)